图文轶事
Graphic anecdote
百年老字号在杭州的因缘际会
发布时间:2015-03-23

  倘若舌尖上的中国是炒一盘大杂烩,那舌尖上的杭州则如烹小鲜,清雅别致,可小品、可充饥。杭州那些百年不变的老字号,让我们的味蕾得以尝到祖上一日三餐所体会的鲜美滋味。


  恒泰酱园的功劳,在于它生产的调味品,让每一个烹调后的食品,都有了老杭州的味道和颜色,无论是粗茶淡饭,亦或者玲珑鼎食,挑一勺湖羊酱油,撒一钱双鱼陈醋,就像在历史长河中浸泡了一遭,让人回味无穷。而中秋佳节,杭州人要是没吃上一块甘甜酥软的五味和的月饼和糕点,就不算过节。    恒泰酱园、五味和糕饼,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味道,丰盈了杭州人的舌尖儿,可当下的消费者不知道,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老字号,从创立开始,就有了极深的渊源,从他们的分分合合中,我们能看到历史的风云变幻,听到传奇的因果脉络,闻到美味的醇厚甘冽。我们不妨从头开始,回味这段舌尖上的杭州故事。


庆春街上的邻居

  光绪七年(1881),杭州庆春街。三月春暖花开之时,一爿酱油作坊在闹市区建立起来,小店取号叫“恒泰”,取的是“味恒之,品至极”的含义。这家店铺的创始人叫戴彤轩,世家子弟,自是气度非凡。戴彤轩聘请了一个叫陈宝林的来恒泰做店铺经理,掌管作坊。陈宝林是老行当,带来了俞德裕、任子恒两位大师傅来把舵,恒泰酱园最初的团队算是攒起来了。    跟坊间粗制滥造的小作坊不一样,恒泰的酱油精选优质黄豆制成黄花酱入缸发酵,经阳光、露水滋润发酵成熟,再经压榨、复晒、沉淀三道工序,酿成质量、口感很好的太油、顶油。


  用料考究、手艺精湛,这些是一个老字号赢得百姓口碑的根基,而宣传得当则是品牌得以快速传播甚至流传百年的关键。彼时恒泰初出茅庐,但已考虑到“百年大计”,在营销经营上非常卖力。恒泰的产品,出售时皆冠以字号,而恒泰的铺子则统一刷以绿色,百姓看到墨绿的墙门,便知这是恒泰的店铺、是卖好酱油的地方,杭城人称之为“绿墙门”。


  功夫不负有心人,不到两年的功夫,恒泰酱油在杭州已经小有名气,生意也越做越大,豆酱、甜面酱、豆豉、黄酒等产品不断加入恒泰的生产线当中。


  随着产品的增多,产量、覆盖区域也慢慢扩展开来。1885年,恒泰开办了第一家分号,选址于庆春街474号,从此恒泰一发不可收拾,1904年在庆春街139号开设东号酱园,1913年在庆春街368号开设北号酱园,后来红极一时的恒泰酱园庆春一条街已经露出了雏形。


  就在恒泰开设东号酱园的前一年,同一条街上,一个糕点作坊在小福清巷口开门营业,冠名“五味和”,意曰“五味之变,不可胜尝”。店门虽小,来头却大,创立者正是后来民国绍兴都督王金发,辛亥革命的传奇人物,当然,王金发忙着推翻满清,生意就交给亲信董金芳打理。


  前清覆灭民国诞生,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,五味和所经历的传奇故事可谓是蕴含了世间百味,1916年,清王朝灭亡4年后,五味和被盘给了安徽人汪昌隆,从此开启了自己的辉煌时代。


  徽商自古以“亦儒亦商,辛勤力耕”驰名于世,汪昌隆更是“徽骆驼”中的佼佼者,他亲自聘请家乡的糕点名师,从安徽老家采办地道的名特农产品作为原料,制作出原汁原味的四季徽式茶食糖果,重糖重酥,食之松脆,五味和很快成为了杭城徽式茶食的招牌字号,名扬江南一带。


  就在这么一段时间里,恒泰酱园、五味和这两个作坊,在庆春街的两头,在不同的领域走向了事业的第一个高潮。1918年11月,恒泰酱园在庆春街524号开设了恒泰西号酱园,从此恒泰酱园庆春一条街格局正式形成。如果说在这个时期哪个作坊的风头能比得上恒泰,也就是五味和了。此时的五味和不光经销徽式茶食,兼售苏式糕点,从那时起五味和的大麻饼、麻酥糖、椒桃片、寸金糖、枇杷梗等美味开始声名远扬,一直流传到今时今日。


  在近代史中,1927至1937年被称为民国民族企业发展的“黄金十年”。黄金十年,除了发展迅速,也意味着时间短暂。


  北伐战争对杭州企业影响巨大,直到1927年杭州光复,恒泰酱园才又开始走上坡路,开始向外扩展,1928年,恒泰开设了庆春路外的第一家分号,位于杭州大东门502号。


  第二年的西湖国际博览会,是恒泰能够打响招牌甚至走向世界的关键事件,这一年的西博会,恒泰酱园产出的甜面酱、豆豉、甜瓜等产品均获得了优等奖,恒泰从此声名远扬。


短暂的分道扬镳

  一条街,两个老字号,欣欣向荣的发展轨迹,被来势汹汹的战争所阻断。


  抗日战争的爆发,给这两个老字号近乎毁灭性的打击,杭州沦陷,酒作、酱园、作坊纷纷关门停业,五味和迁至金华躲避战祸,恒泰酱园虽未停产,但进出只走后门。


  原本一条街上的邻里,从此各奔东西,再“相聚”已经是1945年的事情了。

  

  抗日结束后,五味和从金华迁回原址,老店新开,依旧经营有方,还多了一味火腿底料,老百姓对这个字号的喜爱有增无减。这段时间,五味和获利颇丰,如果这样发展下去,五味和估计和恒泰会当很多年的老邻居,当然,也只是老邻居而已。


名字的故事

  解放了!1949年,当全国人民庆祝解放的时候,摆在五味和和恒泰酱园两个老字号面前的,是一片看似光明但又曲折漫长的道路。作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代表,它们的命运和时代的脉搏紧紧相连,上演了一幕幕的传奇故事,这故事太过冗长,我们不妨从名字的更迭入手,来从“小节”中窥探大时代的轨迹。


  1949年5月杭州解放,酱油行业纳入政府管理,恒泰酱园改为恒泰酱园酿造工厂;1952年恒泰酱园酿造工厂解散,改组为恒泰酱园有限公司,1956年,酿造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,实行公私合营,改名为恒泰酿造厂;1958年,酿造业由市商业局管理,酿造行业进行了改组,恒泰、大同、惟和等酿造厂合并组建为杭州酿造厂;1962年,再次恢复为恒泰酱园。1966年,在文革“破四旧”的口号下,恒泰酱园改名为杭州工农酿造厂。


  五味和方面,1950年,五味和接盘“采芝斋”,成为杭州茶食业私营商号首富,8月份,“五味和”在市人民政府工商局申请办理了商业登记,负责人为汪德孚。和恒泰酱园不同,五味和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不复杂,经过社会主义改造,五味和实行公私合营,创建了地方国营五味和食品厂,1966年改名为“杭州利民食品厂”。


老邻居进了一家门

  两个老字号看似渐行渐远,而命运总是以出其不意的形式进行安排。


  1978年,商业部和省市有关部门联合投资300余万元,在杭州望江门外江干食品厂原址加征6600平方米,实施利民食品厂迁址扩建工程,1983年竣工投产。


  与此同时,按照商业部推广酱油“低盐固态”生产工艺的要求,由商业部拨款68万元,省政府拨款54万元,自筹100万元,总投资222万元,进行了易地扩建,选址在杭州江干区机场路构桔弄61号,征地30余亩,1983年新厂搬迁落成。


  同样在江干区,同样在1983年乔迁新址,恒泰酱园与五味和进行了横跨半个世纪的重逢。


  而这只是个开始。


  1985年杭州市食品工业公司成立,工农、东风、西湖等5家酿造企业,利民、颐香斋、翠沁斋等7家糕点企业,杭豆、红光、朝晖等11家豆制品企业并入。 2001年,4月杭州市食品工业公司整体转制为杭州市食品酿造有限公司,成为集酱油、食醋、黄酒、调味料和糕点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大型食品企业。恒泰酱园与五味和,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,正式从“邻居”变成了一家人。


  纳入杭州市食品酿造有限公司后,恒泰酱园和五味和这两个老字号被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,一跃成为了浙江省较大的调味品、月饼生产企业。公司在省内及省外周边地区建立了稳固的销售网络,并与国内外大型知名连锁超市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,“湖羊”牌酿造酱油出口东南亚地区,“双鱼”牌黑米醋出口日本等国家。


  新的企业既传承了百年老字号诚信、品质的基因,更在技术变革、工艺创新上大胆突破。


  在调味品生产领域,率先采用“高盐稀态”发酵、多菌种制粬、多菌种混合发酵等新工艺新技术,巨型的不锈钢罐代替了旧式的土缸瓦罐。机械化、自动化生产改变了传统酿造行业繁重的体力劳动方式,产品品质更加稳定可靠。2003年,通过了ISO9001: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国家第一批“QS”认证。


  在月饼生产领域,公司把历代传人精湛的手工技艺与现代糕点生产工艺有机融合,开发出了具有五味和特色的各种杭式茶食名点。


  时至今日,杭州市食品酿造有限公司年产酱油4万吨,食醋3万吨、调味酱2000吨,糕点3000吨(其中月饼1800吨),均创新高。


  老字号焕发了新的生机,让杭州人的舌尖儿得以有福消受新鲜的老味道,这对于每一个热爱生活、热爱美食的人来说,都是无价的恩赐。


  回顾恒泰酱园和五味和的历史变迁,便如同用舌尖儿感受了一次杭州的历史,这过程中有酸甜苦辣,有煎炒烹炸,让人回味无穷。


  可我们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:2012年,杭州市食品酿造有限公司全资投建了浙江五味和食品有限公司,一期总投资2.4亿元,占地面积108余亩,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。这标志着杭州市食品酿造有限公司已经成为集生产加工、销售、科研开发、商贸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经济实体,百年老字号续写新传奇,向新的辉煌再度起航。


上一条:百年百味-话说五味和

下一条:“五味和”品牌的来历

品牌故事 返回
微视频
图文轶事
荣誉
文化